您好,欢迎来到骏绿网!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绿建资讯 >政策法规 >《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》征求意见

《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》征求意见

时间:2018-07-27     作者:系统管理员     来源: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     阅读:41346

为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价、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,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制订了国家标准《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并于近日发文,针对《标准》征求意见。


《标准》分为总则、术语、基本规定、评价内容、评价方法及附录5项内容,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内容、评价方法等作了规定。《标准》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,评价对象为城市。


《标准》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宗旨:应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格局,维系生态本底的渗透、滞蓄、蒸发(腾)、径流等水文特征的原真性,保护和恢复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。


传统城市开发建设模式,由于下垫面的过度硬化,破坏了水的循环路径,使水文特征发生变化,对城市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资源等造成巨大影响,放大了灾害风险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在维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格局的基础上,强化雨水径流管控,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,修复水生态、保护水环境、涵养水资源、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。


《标准》同时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方法:应按照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理念系统谋划,因地制宜、灰绿结合,采用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方法综合施策。


传统做法过度依靠管网进行排水,切断了雨水的径流过程,使城市下垫面对雨水径流的滞蓄、渗透和净化的功能丧失,自然的海绵体功能消失。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技术路线和方法,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海绵体功能,既能缓解生态、环境、资源的压力,又能通过灰绿结合,降低工程造价和运维成本。


技术路线由传统的“末端治理”转为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;管控方法由传统的“快排”转为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,通过控制雨水的径流冲击负荷和污染负荷等,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目标。


《标准》还明确,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要从项目建设与实施的有效性、能否实现海绵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。其中,“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”、“城市热岛效应缓解”为考察内容,其他为考核内容。



时间/Time  > 2018.07.26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专访—Delos亚洲高级副总裁汪洪

吕永鹏:那些走心又有趣的海绵城市设计

戴礼翔:买房,比攒钱更重要的是…

张寅平:如何控制室内空气污染

叶青:回归城市本质,再构绿色新内涵
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第一现场|“健康人居万里行”—粤港澳大湾区站

小区花草种植大有学问,你造吗?

坑!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幼儿园

这是99%的上班族渴望的办公环境…

牛,第一批90后开始买房
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六月健康宅专题—买房如何健康选址?

(via深圳建科院)

六月健康宅专题—健康购房请牢记“4个看”

(via城设设计集团)
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绿色装配第一直播-骏绿网



标签:
海绵城市
看直播
找资讯
找产品
赏案例